9639记忆还原一个真实的湖南锻造厂

发表时间:2023-10-01 21:53:47 来源:视频新闻

  公元二O0六年十月十二日,这一天阴沉沉、雾濛.濛,好像天就要塌下来了。北风裏夹着细雨打在脸上冰浸浸的。

  天气突然变冷,有人穿上了棉衣,有的披上大衣。有的柱着拐棍,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干部在别人搀扶着跌跌撞撞上了俱乐部的台阶,他是唯一还住在锻造厂,已离休的元老陈兴德副厂长。

  这座俱乐部是湖南锻造厂一座显眼的标志性建筑,它的东头是职工大食堂,现已交地方政府,改为制衣厂。它的西头是教育中心,还有旧礼堂和灯光球场。周围是餐饮和零售店,集饮食、娱乐、文化于一地。

  除此外,鍛造厂还有被人忽略的三处建筑,一是“工”字形的两层行政办公室,象征着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二是在招待所里面有幢两层楼的宾馆,外面只能看见土木平房,所以有人说“院中庙“。宾馆在七十年代算是豪华的,套间里有卫生间,是专门接待第三世界国家留学生而建的,后来实际只接待过越南留学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就也i没有接待过其它外国人。三是在馒头山上(因为那山呈园型,很象一个馒头,所以称馒头山.也被称为警报山。)修建了一座宝塔式的底方上园的塔式建筑,在备战年代是用来播放防空警报的,十里之外都可听到呼呼的警报声。后来改为电视信号接收站。随着电视接收技术的完善,这里也下岗了。它的特殊性就是塔内梯子是螺旋式型。破产时因扩建水塔毁掉了。

  话说回来,今天俱乐部台上既没有横幅,也无标语,主席台上仅坐四五个人。到会人数也只不过三四百人,在这里.能容纳两三千人的空间里显得那么凄凉、阴冷。

  会议也无i任何程序,一个坐在主席台上的中年人站起来,他是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付院长,宣读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并郑重宣布,湖南省鍛造厂现在正式破产,全员下岗,即将进入破产清算阶段,中止与外界任何业务往来。

  湖南鍛造厂火车轴厂改为华龙火车轴股份责任有限公司,继续火车轴和军品生产。

  接着是破产领导小组组长邓XX付市长的讲话:没想到一个红红火火的鍛造厂就这么破产了。他的声音沉痛又带同情的口气一字一顿重复了一遍。

  “破产了“!一声惊雷只换来几声叹息。人们在思考,昨天听党的召唤,好人好马上三线,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了一个现代化工厂,献出了毕生精力,创造人间奇迹。今天法院一纸公文判了这个企业的死刑,这种内心的矛盾只有寄托在对过去的回忆,唤醒青春的美好时光。

  水洞底人民公社位于涟源縣中部。孙水河流经全境,湘黔铁路贯穿东西,但那时仅通车到金竹山,陆路基本处于封闭状态。正当人们盼望能改变这种封闭状态之时,突然闯进来一匹黑马——湖南鍛造厂。

  湖南锻造厂,代号9639厂,由五机部和湖南省共同投资建厂,它的前身是天津拖拉机厂锻造车间。时任中南局书记陶铸向国务院要求在中南地区建一家适应军民两用的大型锻造厂。经国务院批准天津拖拉机厂锻造车间南迁湖南。根据中央三线建设靠山、隐蔽、保密的方针,曾三次航拍定点,一拍湘乡潭市未成,二拍娄底曾家坝未果,三拍涟源水洞底正式定位,这里群山环抱,水源丰富,距能源基地斗笠山煤矿仅一山之隔,铁路运输方便,大型设备和原材料可直接到站。

  一场建厂大战在1966年打响,天拖锻造车间的干部职员、技术人员及其家属子女,甚至连下放的电台播音员、大学教授、報社记者

  离开大城市天津,从渤海之滨来到这里,同时从部队以炮一师为主体的一批营职以上政工干部转业来到这里,从湖南各大厂矿支援三线建设的领导和技术骨干来到这里……。

  山民们听说要办工厂,这偏僻山村沸腾起来了,社员们把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兄弟们!

  来自天南地北的汉、满、蒙、回、壮和苗、瑶、土家族等不同生活小习惯的各民族兄弟必须过三关:第一是语言关,水洞底系湘乡语系,有独特的方言,不但外省人难听懂,连湖南人也不一定可以全部听懂;第二关是生活关,湖南人首先能吃辣,口味重;第三关是气候环境关,夏天酷暑炎热蚊虫多,冬天阴冷刺骨寒。有位天津来的小伙子抓了一只大蚊子寄给天津的小伙伴,说湖南的蚊子象小蜻蜓。并写了首打油诗:

  在这样环境下,睡地舗,打着灯笼火把,走小道,披星戴月,披荆斩棘,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援下,硬是凭着人扛肩挑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修好了七公里长的斗水公路(斗笠山至水洞底),打通了水洞底与外界的通道,是后来十多年里唯一通往縣城省城的大道,十年后锻造厂帮助水洞底镇陆续修通了水荷、托娄、锻百公路,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随后高压电也架到了这个山村,从此告别了祖祖辈辈靠树脂和洋油照明的原始时代,开始迈向电气化新阶段。

  工厂占地面积三平方公里左右,跨越理珊、红土、梽木、水洞底、暮长等村。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生产区建有七个车间(当时称连队),分别是摩擦压力机车间,模锻车间1一IO吨锤),自由锻车间(1一5吨)。辅助车间有工模具车间,机加机修车间,水电气供应车间,热处理酸洗车间,下料铸造车间。改革开放后又增建了火车轴和东风140后轿减速齿轮和盆齿(俗称猪脑壳)生产线。这些车间都建在一条三公里长的狭长山谷里。生活区建有三个村:东风村、红旗村、向阳村,分别建在水洞底镇红土大队、理珊大队、水洞底大队区域内。

  锻造厂大型设备比较齐全,有1、2、3、吨及五吨、十吨模锻机,有三吨、五吨自由锻机,后来又增加了生产火车轴的快锻机和平锻机。有各种大型机加设备和数控机床,特别是工模具车间有大小电脉冲机床三台和电解加工机,势力雄厚,号称为中南第一锤,其实像有十吨模锻全国也只有一两家。

  六十年代三线建设都是先生产后生活。新招来的部分复员军人和社会青年被派遣到株洲田心机车厂(现在的南方机车集团公司)和湖南动力机厂边实习边过渡性生产。

  1969年珍宝島战役打响后,军工企业组织了轰轰烈烈大生产运动。当时的口号是“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军工生产质量第一”。锻造厂不但要完成本省的56式步枪和54式手枪的全部锻件外,还要完

  成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军品锻件供应。时间紧,任务重,全厂上下总动员,领导机关干部和军代表下车间蹲点,冷加工车间实行24小时两班倒(七进八出),工地设有食堂、卫生所,随时随地为职工服务,幼儿园二十四小时守护,

  职工们无忧无虑,只敢甩开膀子干。工人们战高温,抗严寒,夺取一个个高产,年年超额达成目标,充分显现了军工们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得到上级的肯定,时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复职后的省委书记张平化,湖南省军区司令员杨大易和五机部的主要领导先后来锻造厂视察并作重要指示。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职务视察和访问东欧国家回来后,决定将锻造厂打造成全国锻造集团基地。第六设计院于78~79年用两年时间制定了第一期扩建计划。总参谋部决定从德国进口设备对锻造厂改装换代。80年改革开放序幕拉开,扩建计划流产。

  改革开放第一步就是“军”转“民”,这一转型对于大多数单一军品生产企业是个难题,但对于锻造厂来说是比较优势,因为它的产品涉及面比较广,早在七十年代中期民用产品进入。

  ”军”转“民”,军用产品大量裁减,轻武器产品几乎为零,重武器产品数量也很少,企业面临着重大考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衣、食、住、行成为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锻造厂瞄准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行业,开发了以汽车产业为主体的汽车配件:各种汽车引擎的曲轴、连杆,底盘的工字梁、羊角、变速箱和后轿齿轮,传动轴的突缘、十字节。产品营销售卖覆盖大江南北,北有一汽、北汽,南有二汽、南汽。一时间各省市、乡镇企业汽车行业,动力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锻件供不应求。锻造厂迎来了第二次创业高潮。

  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各大小三线厂忙着往城里搬,锻造厂正处火热的生产期。当时有这样的一句口号“锤子一响,黄金万两。

  经济的快速的提升,给火车运输带来了春天,车皮車速远远落后于生产的需求,一场火车皮改造和生产成为白热化时期。火车车轴转进口为国产,加速生产成为当务之急,锻造厂搭上这班顺風车,加入了铁道部生产车轴厂家之一。硬是靠三吨、五吨自由锻锤打出了一方天地,车轴质量达到优质标准,铁道部发给生产许可证,还被湖南省评为品牌产品。

  为了提高效率,减少相关成本,加速生产,八十年代后期投资三千多万组建火车轴锻造和机加工生产线。并从湖南锻造厂析出为湖南锻造厂火车轴厂。后来为了适应市埸经济,更名为华龙火车轴责任有限公司。年产车轴一万根,纯利润达到五百万。

  八十年代后期,基本形成以摩擦压力机生产自行车和摩托车为主的产品,以模锻生产汽车零部件和军品为主,快鍛机以生产火车轴和棍轴为主,同时机加车间增加非标设备制造和东风140减速器的成品生产。

  到底,经娄底地区和湖南省有关部门评估,锻造厂资产超亿,仅次于涟钢,成为娄底地区第二大企业。职工超二千人,包括家属小孩超万人。

  锻造厂的发展引起外界关注,娄底地区愿无偿提供用地邀锻造厂进城,铁道部有意向接收,但碍于是湖南省和五机部共同投资。外企法国广州标志和德国上海大众也曾来洽谈,但因环境差,交通不便,生产线过于分散,谈判失败,引来的凤凰落不了窝。

  进人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势不可挡。外企外资大量引入,各行各业处在风口浪尖上,特别是电噐、汽车几乎被外企垄断。企业是死是活,是进是退,取决于市场。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着银行资金大量涌入沿海地区炒地皮,银根紧缩,融资难。三角债务象一条蟒蛇捆绑着企业,揪不.出身,货款收不回,企业被企业吊死。原材料、燃料价格暴涨,一夜之间翻几番。

  运输成本增大,火车皮除收正常运费外,还要付一笔车皮购买费。汽车运输要收过桥费和过路费,公安、交警、公路交通设卡收费,连村民也可以收买路钱。这些都得计入产品成本。

  企业文化也遭到破坏,在物资刺激,金钱至上,物欲横行的排斥之下,原来那种勤儉办厂,艰苦奋斗的作风已荡然无存。开订货会要选最好的旅游景点,产品交换要付回扣费。腐败之风逐步渗入企业内部。

  在大环境下,在内外因素的左右下,湖南锻造厂也逃避不了破产的下场。从九四年开始,连年亏损,工人工资得不到及时发放。九八年连续三个月未发工资,工人依赖以工资为生存都得不到保障,于是出现了第二次大逃亡。第一次大逃亡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工程技朮人员流向城市和沿海地区。这次大批技朮工人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到破产时,在厂职工仅剩下三四百人,其中第一线生产工人只有一百多人。产品仅仅只剩下火车轴和少量军品。

  落雨天背湿杆子越背越重,负债累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湖南锻造厂在建厂四十年的时刻终于倒下了。

  工厂破产,职工按2004年娄底市企业平圴工资,每一年工龄发一个月工资,,与工厂脱离关系,自谋职业。职工们得重新流入社会寻找生计,当时许多人特别难找到一份工作,变成一群啃老族,有的在外卖苦力做临时工,三險一金无保障,实际上还不如农民工。

  倒得如此惨烈,倒得如此悲凉!在最后拍卖时,仅以二千九百多万的标价出售,第一次拍卖无人问津,第二次降到一千九百万还是无人竞买。为维持一百多人的生计,最后国资委不得不以一千八百万连卖带送与三星房地产公司签下合约,“十年后,湖南锻造厂所有资产归三星公司所有”。一纸合同改变了所有权性质。

  私人老板把湖南锻造厂改名为“三星锻造有限公司“,保留“华龙火车轴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十年期限已到,三星鍛造有限责任公司宣布破产,工人下岗,。工厂所有设备、技朮资料、生产许可证等卖给重庆一家公司,三星公司占有所有原锻造厂厂房房产及所有土地。湖南锻造厂虽然永远关上了大门,但它将在异乡异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其实,在改开初期,鍛造厂就走出了第一步,去深圳开辟窗口,建立模具生产线,但被国防工办一纸对跃进厂“不务正业”的通报给吹了。模具制造是锻造厂的强项,如果在深圳生根,前途无量。

  娄底地区无偿提供地皮是个多好的机遇,现在是寸金难买寸地。如果大型设备难以搬出,可以先将模具和机加生产线搬出,新建的火车轴生产线建在新址,可以保留火种。

  搬出去,可能被重组并购,获得新生。破产时,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沈阳重机等单位前来考察。中联重科、三一重工都与锻造厂有过业务往来,但都以环境差,交通不便,生产线过于分散,物流费用过高而被拒购。

  这一切机遇都丧失了,迎来的是比湖南其它十三家小三线军工企业更大的悲剧。为生存,一千多职工离开本土奔赴异地打工谋生,留下的是空巢老人。年迈的父母还要为他们攒钱买房,真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

  工厂破产、并购.改制使几千万工人失去劳动的权利,失去赖以生存的工资,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赴异地求生,可社会舆论还斥责国有体制下培养了一群懒汉,把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人阶级说得一无是处。一些“公知”还大谈三线建设是得不偿失,浪费资源,劳命伤财。

  三线建设加速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步伐,现在许多中小城市都是三线建设时建起来的,还有许多城镇在地图上还找不到。城镇化建设改变了落后山区的面貌。

  三线建设蓄备了大量科学技术人才,不断培养了大批过得硬,有担当,技术精的产业大军。为改革开放增砖添瓦。

  大江滚滚东逝去,一个个三线企业倒下了,一群群三线人离世了,但是三线精神和三线人的付出,山河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当离去时,他们能够自豪地说,我不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恥,我把整个生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三线建设。

  向道先,男,生于1939年,网名龙山樵夫。年纪大了,闲得无聊,喜欢在手机上写写画画,寻找乐子。以电子设备屏幕为纸,手指为笔写点昨天丶今天、明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