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人社局开展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系列行动

发表时间:2024-01-19 02:42:19 来源:工程机械

  近年来,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成为各地政府积极应对激烈人才竞争形势的重要举措,也是拓宽引才渠道的有效手段。2021年,乐清市在原有高校合作基础上,依托商会、驻点招才组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在6个省建立了15家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共赴高校开展了30场招聘活动,带领700多家公司可以提供1.5万个岗位,共接收简历3100多份,达成意向1600多人,今年以来已新增联络站5家。

  6月15日上午,乐清人社局携10余家企业(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大明电子有限公司、兰普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温州益能电器有限公司、红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朗诗德健康饮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振特电气有限公司、乐清市阳光汽车交易有限公司、乐清程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参观交流。光电制造学院副书记秦佳带领乐清一行参观了光电制造学院的模拟车间,进行大三毕业设计的同学们正紧张地用机电设施制造零配件,企业代表们表示,“多个专业的学生与我司需求岗位极为吻合,智能光电制造技术中涉及的二次接线,符合我们企业成套柜体技工类岗位;数控技术符合我们机加工技工类岗位;工业机器人技术中的电子焊线、贴片符合我们电子技工类岗位,而光电制造学院的所有专业都较为符合我们公司对技术人才储备的要求”。

  光电学院副书记秦佳向企业介绍了分院基本情况,2022届毕业生及2023届即将工学结合的班级情况,目前,光电分院有智能光电,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汽车检测维修,汽车营销,材料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专业。

  在场企业介绍本公司的基本情况及招聘需求,他们都以为学生资源很重要,学生的的培养度高,能适应各种挑战,会给学生更好的机遇,在实习过程中若遇到不适应的状况,能够直接进行调整。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工贸学院的专业和乐清企业所需岗位非常契合,联系一直非常紧密,希望能将良好关系一直合作下去,协同培育人才。

  6月16日,乐清市人社局携10余家企业到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校政企合作洽谈,双方围绕大学生实习就业,企业岗位需求,用人发展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校招生就业处处长廖新飞提到,要把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紧密结合,抓住本地生源,为企业员工储备做好人才培育,多环节切入就业工作,让学生多方面解除企业文化,加深企业印象,形成就业选择导向。智能制造学院院长罗小阳详细的介绍了学院专业课程和毕业生就业去向,认为建立实习基地和订单班的重要性,也可以探索建立高端研究院和产业研究院的形式促进学生专业方面技术技能,实现“零磨合”就业。会后,乐清一行参观了研创咖啡厅和数智实训大楼,对学校的创业创新产业和数智授课进行了了解。

  6月21日,乐清市人社局携格亚电气、振特电器、八达光电、固力发集团等企业走访温州技师学院。温州技师学院创办于1979年,就业招生处处长唐成棉介绍,温州技师学院属温州市人民政府管理,业务归口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系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技师学院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是专门培养技工的学校,学生从进校起就以进企业工作为就业导向,专攻技术,提升技能。

  2022年6月24日上午,温州大学党委庄兴忠副书记率温州大学招生与就业处一众校领导莅临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进行校地融合访企拓岗活动。温州大学一行人参观了德力西电气展厅,了解了德力西公司的发展史。随后基于原有合作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将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发展、深度合作进行了探讨,温州大学与德力西电气签署了《就业实习基地》协议并授牌。

  温大领导也与在德力西电气就业的温大毕业生进行了慰问和沟通。随后一行人到达人民电器集团,参观了人民电器集团职能展厅,通过展厅大观,大家直观看到了人民电器集团的发展历史,感慨集团公司近几年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成果,双方开展了深入交流,并进行了签约及授牌仪式。

  为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校地合作交流,充分的发挥“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机制的作用,中南民族大学组织23名实习生赴乐清市参加暑期实践活动,由乐清市人社局根据学生意愿和岗位需求安排至9个不同机关事业单位。

  6月27日,乐清市人社局就本次暑期实践活动举行了见面会,中南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李春雷、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饶映雪受邀出席本次见面会。会议上,人社局详细的介绍了乐清市的基本情况,表示本次校地合作将进一步加深乐清市与中南民族大学的密切关系。中南民族大学感谢乐清对本次学生赴乐实习实践的支持,表示逐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围绕国家战略、行业需求联合开展校地人才教育培训。当天下午前往乐清市台邦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走访调研并座谈交流,进一步探索企业未来的发展,探究校企合作领域及人才需求情况。双方围绕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毕业生就业供需对接、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产教融合进行充分交流,为毕业生开拓优质就业岗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优质人才,推动共建共育共赢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