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得知我国爆炸成功毛主席点点头:最好让外国人先报道

发表时间:2024-03-27 19:39:46 来源:CV产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的几个发达国家纷纷开始研究,紧跟在美国之后的苏、法、英三国都相继爆炸成功。

  早在抗美援朝期间,美国就对中国进行过核威胁,尽管最后美国没用,但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明显感受到了压力。

  1951年下半年,法国科学院院长,世界著名科学家,诺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婿)让人传话给毛主席:同志,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

  毛主席对的重视程度慢慢的升高,1956年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说:我们要有,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这个东西。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和平,至少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

  话虽如此,但在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是相当严峻的。首先是拥有核武器的美国妄想称霸世界,对新中国的成立,表示了极端的蔑视。

  而对于,毛主席在1946年接受外国记者正常采访的时候就说,是美国反动派吓人的纸老虎,毛主席的这句话可以说是高瞻远瞩,他从本质长远的角度,坚定了人民的胜利信心。

  新中国的成立是让中国人民开始扬眉吐气的开始,虽然共同富裕是我们的共同期望,但是外国人总想过来挑衅,面对帝国主义的猖獗,我们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武器来保卫自己。

  新中国来之不易,从1927年率领队伍上井冈山开始,足足经历了20年的硝烟,其中牺牲了多少战士,为了后人的幸福,我们一定要要坚决回击。

  毛主席曾说:今天,世界战争的危险和对中国的威胁大多数来源于于美国的好战分子,他们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还想发动原子战争,我们有两条,一是我们别战争,二是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坚决地回击。

  因此,毛主席已经决定要研究,随后,他听取了李四光和钱三强等人的科研报告后,坚定地指出:这件事总是要抓的,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毛主席根据条件先后提出了“搞一点,氢弹,洲际导弹”的设想,这最终也成为了现实。

  中国在没有一点技术和经验的条件下,到底该如何制造?在这样严峻的情形下,曾致力于苏联的援助。

  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期间,曾询问毛主席还有什么要求,毛主席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对、核武器感兴趣。”当时毛主席还提出了原因,他说:若发生战争,我们就可以保卫自己,但愿你们能够给大家提供制造的技术。

  虽然毛主席的态度是很诚恳的,赫鲁晓夫并没有作出承诺,而是劝说毛主席放弃这个计划,因为中国没有制造核武器必需的工业基础。所以赫鲁晓夫的意思就是,你们就靠苏联保护就行了。

  在毛主席的坚持下,从1955年到1958年,中苏两国前后签订了有关协议,其中就包括苏联向中国提供技术方面的辅导,这些援助对中国的导弹事业是有重要的起步作用的。

  然而随着中苏两国分歧的加深,苏联没有依规定给中国技术上的支持,而且单方面撤走在中国的几百名专家,甚至还带走了资料,这给中国当头一击。

  此时的中国正站在风口浪尖上,毛主席经过认真思考,在北戴河的会议上严肃地说:自己动手,从头做起!

  当时中国的核武器研究院很快组成了三大部:理论部,试验部,和总体部。排列出的各项隶属关系,分工到各个科研小组,分配到每个人,全面开始攻克难关。

  1960年的春天,令陈士榘将军率领中国第一批特别工程部队进入罗布泊,开始了中国第一个核试验基地的工程建设。

  一年后,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并选调了技术骨干,专门研究。

  1963年2月,在华北某地参与并指导了核试验前的轰炸模拟试验。9月,邓稼先接元帅命令,邓稼先、于敏率领九院理论部研究的原班人马,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任务也提上日程。

  当时在青海草原建立了大型的爆炸实验场所,及相应的其他自动控制、机械加工等场地,各种理论研究和实际试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时,赫鲁晓夫也被他的同伴赶下了台,这个曾经嘲讽过中国的人,现在也是对中国开始了无限的敬佩。

  随着的研究工作的开展,中央很多领导人都会对一个问题十分感兴趣,那就是究竟是如何爆炸的?

  陈毅和等人,都曾专门跑到试验基地,找专家询问,到底是怎么引爆的。看出来,这些曾在战场上身经百战的元帅也对十分好奇。还笑着说:用柴火烧也要把烧响。这句话虽然很外行,但是表达了对科研人员的关心。

  为了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同时也是为了记录新中国的第一颗,拍摄组曾拍摄了一部从头到尾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是绝对绝密的,从聚集元件开始介绍,然后到各个部件,一层层地介绍,然后组装成一个大球。

  到底是什么爆炸的呢?在爆炸前的10秒中,自控控制管理系统将会进入自动控制状态,在10秒内,从雷管点火,炸药开始起爆,能量向内心聚焦,高温度高压力压缩铀235材料,然后达到临界值后,中子攻击原子核,原子核发生裂变,最后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中国第一颗试验场的总指挥张爱萍宣布试验倒计时,定于下午3点开始试验。

  那天早上天气还有乌云,但是到了中午天气已经好转,这给大家带来了好现象,下午2点59分40秒,主控台的工作人员按下了决定历史的按钮。

  10秒钟后,进入了最后的10秒,到3点整,从大草原上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声音,只见一道强光传来,巨大的蘑菇云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直冲蓝天!

  张爱萍抓起桌子上的直通北京西花厅的电话,极其激动地对周总理说:成功了!我们真的成功了!

  周总理向来谨慎,必须是真的核爆炸才行。张爱萍激动地说:“周总理,是真正的核爆炸,我们已看到火球,蘑菇云正在上升!铁塔已经消失了。”

  周恩来显得十分激动,他说:“好!我代表中央向研究人员和参与人员表示祝贺!”

  刚刚挂了电话的周恩来,拿着刚刚传来的报告和资料,心中满是喜悦,他用拳头狠狠地在桌子上捣了一下!然后朝着人民大会堂走去。

  毛主席正在人民大会堂开会,看到周总理急匆匆来了就知道有好消息来了,周总理说:“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毛主席同样问:“是不是真的核爆炸?”

  周恩来点点头说:“是的,蘑菇云已经升起来了。”毛主席重重地点点头,高兴地说:“继续查清楚,最好让外国人先报道,我们再发表。”

  当时周总理专门在人民大会堂向大家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周总理显得十分高兴,因为这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一天。

  这天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了《人民日报》印发的新闻,路透社也相继进行了报道,全国人民都和过年一样,涌上街头,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当时的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称,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同时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一个时间里,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这一声爆炸,是中国进入核大国俱乐部的“入场券”,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实力,也展示了中国人自力更生的强大意志力。

  发展核武器是毛主席科技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毛主席把握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带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完成我国国防事业的真实写照,更是毛主席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美国首颗:1945年7月16日上午5时24分,全球一颗“小玩意儿”试爆成功,TNT当量2.2万吨。苏联首颗:1949年8月29日,苏联在加盟国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的“米什克瓦”实验场的大气层中成功试爆了名为“铁克瓦”的,TNT当量为2000吨左右。英国首颗:1952年10月3日,英国在澳大利亚蒙特贝洛沿海的船上试爆了名为“合金管”的首颗,变成全球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法国首颗:1960年2月13日,法国在西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赖加奈的一座100米的高塔上爆炸成功了第一颗,法国变成全球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TNT当量为6万吨。中国首颗: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新疆人迹罕见的罗布泊,成功试爆了名为“邱小姐”的,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58年,34岁的邓稼先被任命为理论研究的总负责人,从当时开始,他的生活被完全改变。

  邓稼先曾留学海外,杨振宁曾评价他说:他是个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中,他是最有中国农民朴实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外学成归来的邓稼先供职于中国科学院,的任务开始后,正好赶上中国的3年困难时期,物资极具匮乏。

  虽然国家保证给研究人员很多物资,但是工作人员常常是饥肠辘辘,邓稼先率先克服这样的一个问题,他常常把自己家里的粮票换成食品分给大家吃。

  而最大的困难还是计算问题,因为数据庞大,没有高科技计算器,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当时工作人员拥有的是一台苏制计算器和一些手摇计算器,剩下的就是算盘了。

  为了算出正确的数据,工作人员不仅要多次验算,还不能长时间的休息。为了验证苏联专家之前说的一个关键数据,邓稼先带领研究人员进行了9次验算,算一次就要一个月,草稿纸和计算机打孔纸都是用麻袋装的。

  为此,邓稼先常常通宵达旦,披星戴月,每当体力不支,他就会感叹说:一个太阳不够用啊!

  也就是在如此的困难重重中,经过三年的攻克,邓稼先终于完成了的理论设计和计算,为随后的第一颗爆炸奠定了基础。

  爆炸的意义是深刻的,曾说过:如果60年以来,中国没有,氢弹,没有发射人造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么多东西反应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1986年7月,62岁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他的好友杨振宁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振宁的这句话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1999年9月,中央和国务院对当年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如今时隔多年,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忘记这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更不会忘记那一声“东方巨响”。